她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女性到底有多美?
女性的眼睛,既可以温柔地注视痛苦,也可以锐利地俯瞰繁华,女性的双手,可以烹饪出流转的美味,也可以指挥行进中的航船。女性可以在艺术中浸润出一份修养,也可以在科学中历练出一种风度。既宜室宜家,也为国为民。
女性的美,是一种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能力,也是去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明朗的春天到了,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也来了。这是一个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它不只是专属于女性的假期,更像是日历上的一个提醒,提醒所有女性去倾听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力量,去追逐更加丰富瑰丽的人生。
本周的阅读也与女性有关,它们或讲述了历代女性千人千面的人生,或从理论和宏观的角度进行女性叙事,希望它们能够在让你更加了解女性、认识自己的同时,为你带来思考与力量,助你拥有不设限的人生。
《单身十年:上海女子图鉴》
爱我所爱,为之努力,这跟性别没什么关系。
涂梦珊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一座繁华而孤独的城,十五个游走其中的女人——走出皖南山区的战红,为摆脱过往经历“逃”到上海的萧萧,出生于上海,毕业于清华的申虹,患上购物强迫症的Fiona,“隐单”的亦男,一不小心谈起跨国恋爱的庄瑜,知青返沪子女吴雨,一心只想获得上海户口的郁晓,被工作挤占了所有私人生活的护士淑贞,共同生活了四十年的姐妹花诚静和爱莲,不做白领到郊区开服装店的文倩......
当惊蛰的春雷唤醒大地与万千生命,关于人类的故事也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次第上演。正如春天的花各有各的美,这本书中的女性也各有各的精彩。她们的人生,或许底色不尽相同,难以被统一定义,但却真实地展示着不同女性的求索与力量。
《浮世绘:中国网红女性二十年》
你坚持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你。
荀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是“天使”还是“地母”,抑或“塞壬妖女”?自1995年中国互联网商业发轫,从一幕幕网络文化热点中凸现出来的女性于互联网中聚合,她们常常会成为现象级的热点,宛如一幅元素繁复、惊艳撩人的“浮世绘”,颇为震撼。她们在消费文化中出场,既承受了历史文化的雕塑,也遭遇了时代精神的捆绑,虽然往往如昙花一现,急速蹿红又迅速陨落,但却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这本书以文化批判的视角考察中国互联网商业化发展20年间网络文化热点中凸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在技术更迭、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中评估与反思女性形象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判断女性形象的价值“是什么”的基础上尝试解决女性形象及其所折射的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应该怎样”的问题,进而探寻引导网络文化走出困境的方法,重构网络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太行石姑娘》
女人就是女人,不要压制也无须拔高,
广阔的世界,应当有舒展的女性。
王秀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在河南辉县,有一群农村姑娘,她们号称“石姑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们响应当年辉县县委的号召,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中,与男同志一道,分赴各个水库工地,打钎、放炮、锻石头……发挥了飒爽英姿的“半边天”作用,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后又各自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男女都一样,姑娘当石匠。”“吃饭不论碗,干活不论点。”这些顺口溜是当年工地上“石姑娘”队的真实写照。如今,她们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但讲起那段峥嵘岁月,她们仍心潮澎湃。
这本书用朴素的笔调,着重描绘了辉县人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建设,着力破解普遍缺水、季节性山洪泛滥、山阻水隔交通极其不便的矛盾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建水库、架石桥的女性群体。她们坚韧、智慧、果敢、温柔、顽强、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她力量”,顶起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半边天”。正值我国第100个妇女节,让我们重温这段应该被铭记的“红颜戎装”的历史,向“半边天”致敬。
《优雅一生的33堂气质课》
问我多少岁,不如问我走过多少风雨和山水。
雅楠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优雅是不会褪色的美,真正的优雅,始于自尊,达于自律。丰盛的灵魂、理性的头脑、恬淡的气质、柔软却不失态度的力量,涨潮时不张狂,落潮时不气馁,有扛得住风浪的韧性,有抵得住诱惑的理性,有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才是优雅的精神所在。它需要对优雅有深刻的认知,更需要由内而外、日复一日的修炼。
这本书以闺蜜的立场和态度,帮助每一位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女性,随着时间的沉淀,活出优雅得体从容的人生。书中不仅仅有关于身姿仪态的建议,更有生活态度的独立主张——有底气捍卫自己的尊严、给生活一些仪式感、和有思想的人做朋友,比穿得对、坐得优雅更近优雅气质的内核。在书中,你将与作者一起探寻有力量有品质有味道的女性活法,实现内在提升和自我修炼。
《因性而别:中国现代文学家庭书写新论》
女性的美,是自我突破成长的能力,
去影响和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
陈千里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在某种意义上,文学揭示人类生存和情感经验的可探边界,与其对家庭生活的理解程度成正比。今天这本书,就将进入到深植于文本背后的普遍价值观念乃至文化哲学层面,对于现代文学家庭书写的相似性加以再认识,在文学史书写的意义上集中而鲜明地勾勒出现代文学史的“日常面相”。
正如书名所体现的那样,在论述现代作家的书写方式时,这本书最核心的比较就是“因性而别”——秉持鲜明的社会性别立场,客观比较两性作家书写家庭主题之异同。书中共分男作家和女作家两个系列,但却没有落入“性别本质主义”的窠臼,而是重点探究性别视角在创作中的特殊意义,或反省整个民族习焉不察的文化惯习,或发现思想先锋隐曲幽微的文化立场,或叩问被隐含作者与理想读者“合谋”掩盖的文化矛盾,从而探讨家庭从广义的文化呈现到狭义的文学表现之间种种映射关系,并为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关系提供了多样的理论标准和感性认识。
《王熙凤:美人如玉剑如虹》
一个女人应该成为两种人,她自己和她想成为的人。
陈筑梅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有人说,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最富有现代女性精神的角色,她的干练、智谋超群拔俗,她的豪迈、爽健也在书中格外出类拔萃。作为在当时社会中属于从属地位的女性角色,她却天生是各个场合里的主角,不甘消沉,努力改变命运,不容践踏,充分运用才华,不低眉顺眼,不委曲求全,充满生命力。
这本书作为一部文学随笔,以王熙凤为论题,借助其“凡鸟偏从末世来”的判词,解读其冲破束缚的人生历程中“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悲剧艺术之美,并在解读她一身正邪双修的人物性情中将其“天赋异禀”与后天修为结合一体,阐述一个年轻女性嫁入荣国府后突围现世的人生历程。书中摆脱了凤姐位于家族集权旋涡中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着力于多方面观照和还原一个时代宏观背景下的女子,她有血有肉,与世同游而又与时相争,既是“王家昔日的凤凰”,也是“世间稀有的凤凰”。
《包法利夫人》
她没有在等骑士,而在寻一把利剑。
福楼拜著 李健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关于女性,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有数不清的期待。期待变好,变优雅,变强大,变成喜欢的样子,在这条通往山顶的路上,有辛苦滴落的汗水,有无限风光的险峰,也有数不清的诱惑与陷阱。只有像一棵坚韧的树一样,既有扎根深耕的沉着与干劲,又有向着蓝天的志向与坚持,才能最终登临人生的顶峰。
这本经典的名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农家女孩爱玛的经历,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风貌。爱玛在修道院受过贵族化的教育,读过许多浪漫主义小说,梦想传奇式的爱情。她嫁给乡镇医生查理·包法利之后,生活沉闷,转而用偷情填补心灵的空洞。两次偷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终她债积如山,无法偿还,在走投无路中只得自杀。爱玛的悲剧,其实给所有女性提了个醒,生活不总是充满梦幻浪漫的粉色泡泡,日子总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那些让你欲罢不能的,不见得真的会成就你,而那些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却能为我们带来真真切切的幸福。希望这个经典的故事,能够在你的心中埋下清醒的种子,直到它被拼搏的汗水浇灌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