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回归已一月有余,依旧热度不减。在这期间,她让漆器、蜀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也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
这些热度的背后,是人们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同,也印证了鲁迅所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热度与关注,更离不开细水长流的持守与静默中的耕耘。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许多像李子柒一样的文化奇人,他们深耕于各自领域,有着隐秘的乐趣与无数不为外人知晓的心得等待着向我们分享。
好书推荐邀你一同踏上一场文化奇旅,在文字之美、生活之趣与文化之魂中,感受不一样的岁末风情。
文物圈那些事儿
予之烟云过眼,所获已多。故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
——张伯驹
《翰墨传奇:张伯驹与故宫国宝》
荣宏君
著
河南文艺
出版社
张伯驹是何人?
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经他手收藏的中国顶级书画名迹见于《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7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这是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收藏经历,也是艺术史上久传不衰的佳话。从风流倜傥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到艺术界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经历动荡波折的一生,却未曾食其言易其志。
本书以张伯驹收藏的国宝级书画为脉络,讲述了这些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对文物的鉴赏中,我们亦领略张伯驹不惜代价、置生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的爱国热忱。
>>文物圈动态+
《五代遗珍》
吴启雷 著
成都时代出版社
上海图书馆特聘中国古代艺术史主讲人,详细解读古代名画里藏着的历史与文化密码。
《国宝沉浮录》
杨仁恺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有“国眼”“人民鉴赏家”之称的博物馆学家杨仁恺,讲述清宫散佚国宝的沉浮故事,呈现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之美。
资深书友交流基地:
买书有门道,读书不嫌多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与看见泥土黑了想到可以下种,同是对于物候变迁的一种感觉,这里不好说雅俗之分,不过实者为实用所限,感触不广,华或虚者能引起一般的兴趣,所以仿佛更多诗意了。在这上面再加上地方的关系,更是复杂多趣,我们看某处的土俗,与故乡或同或异,都觉得有意味,异可资比较,同则别有亲近之感。
——《清嘉录》
《周作人作品集:夜读抄》
周作人
著
北方文艺
出版社
“瓦屋纸窗,灯檠茗碗,窗外有竹有棕榈”,擎着一册爱读的书,消磨半夜,多么惬意。
本书收录周作人四十七篇散文佳作。文中,作者摘抄原著,并于其中穿插自己的见解,以阅读为契机,从自身的视角出发向外探寻,从而在知识的绵延与思想的碰撞中,探讨了更广泛的文化、社会及人生议题。
>>书圈动态+
“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逛书摊不如偶然遇上”。藏书家谢其章揭秘淘书门路,讲述藏书圈里不为外人所知的逸闻趣事。
《有书乃城》
谢其章 著
华文出版社
《有书来仪》
谢其章 著
华文出版社
知名出版家范用讲述书迷们在各处摊子铺子坊肆间的觅书苦乐,读者评论道:“淘书之趣,非亲身实践难得真意”“在不动声色的阅读深处,蓄积了一堆的羡慕嫉妒恨呵~”
《买书琐记 上》
范用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买书琐记 下》
范用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永不过时的生活方式博主
和Ta的Blog
没有人能够在看到之后才认识。你是跟我的生命一齐来的。“美的定义是引起惊讶与感到舒适”;后者是已经熟悉的,前者是将会熟悉的:希望的眼睛与回忆的眼睛有同样的光,因为它们本来是一个。回忆未来的风雨晴晦,你看,天上的云,多真实。
——《烧花集》
《汪曾祺人间别集:人间雅量》
汪曾祺
著
读者
出版社
本书精选汪曾祺近40篇罕见精品散文,特别收录入选“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的短篇代表作《受戒》。
在富有美感与古韵的文字中,作者的情致自然地浸润其中,人物与民风民俗于融合中闪现出可贵的人文精神,思想的维度在妥帖的节奏中延展开,显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通透、诗意与和谐之美。
>>更多推荐+
《汪曾祺人间别集:人间草木》
汪曾祺 著
读者出版社
《汪曾祺人间别集:人间烟火》
汪曾祺 著
读者出版社
《鲤鱼拐弯儿》
冯杰 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逛了文化圈,识了一些人、一些事儿,真觉如汪曾祺先生所言,你得用一种超脱的、美的、诗意的态度去生活。
“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优雅。至于咏些什么,叹些什么,则全凭个人的学识修养与积淀。文化修炼到何种境界,便能咂摸出怎样的韵味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