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 市人大 市政府 市新闻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本馆概况
  本馆动态
  读者服务
  共享工程
  特色馆藏
  绿色瓷城
首页 >>
西山四俊杰
发布日期:2017-6-29 11:55:32 浏览次数:603 字号:[ ]

 

 

 宁太一、文斐、傅熊湘、陈盛芳。宁太一(1883-1913)醴陵东富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在狱中尚积极参加“南社”活动;文斐(1872-1943)醴陵东堡人。毕业于东京铁道学校。回国后,积极维护湖南路权,关心家乡建设,著有《醴陵瓷业考》;傅熊湘(1882-1930)醴陵八步桥人,职业报人,1906年加入“南社”,积极为革命鼓与呼;陈盛芳(1847-1946)白兔潭黄甲人。砌匠。在安源矿务局成功建筑20丈高烟窗致富,后回醴陵三次组织捐款修建渌江桥,几乎破产。四人均为民国时期醴陵才俊,死后归葬西山。

 

 

    宁太一

 

 

宁太一,名调元,字仙霞,一字太一,醴陵东富人也,性豪侠,美丰仪,有智辩,长于文。幼受业于县人刘师陶,稍长入渌江书院,从山长吴德襄治朴学。逾岁肄业长沙明德学堂,时黄兴、张继等任教习,倡言革命。太一体认深切,于是集同志组大成会,寻并为华兴会。会端方为湘抚,派高材生留学日本,太一与焉。抵东京,尽结识革命魁杰,且加入同盟会。未几返湘,与禹之漠等组湘学会,日事革命鼓动,创办《洞庭波》、《汉帜》,著论痛诋时政,倡言倾覆满清。为当局所不容,逮其下狱,作《碧血痕》以明志。及清帝逊位,乃赴沪主办《民声报》,寻弃去,出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日与粤中名士饮酒赋诗,寄情山水。既见袁世凯据位专横,罔顾民意,以为非去之无以定国是。遍游东南各省与陈其美、李烈钧、柏文蔚、谭延闿诸督,定七省联合之约。于是推黄兴总军事,太一长秘书,组联军以讨袁。未发,太一以武汉南北枢纽,兵家必争,潜入汉,欲纠鄂军以附义,事垂有绪。未几事泄,为黎元洪所执,于民国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就义于武汉抱冰堂,归葬醴陵西山。死年三十有一也。事闻,远近悼惜,章炳麟、吴敬恒、蔡元培、张继不远千里来吊其墓。及北伐功成,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乃下令褒扬曰:“先烈士宁调元,赋性英毅,学术湛深。早岁奔走革命,屡频危难,矢志益坚。癸丑之役,联络长江各省密谋响应,尤著勋勤,不幸中途被逮,就义武昌。追怀壮烈,轸悼弥深,亟应特予褒扬,用阐幽潜,而资矜式。”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及湖南省政府拨帑修墓建亭,三原于右任撰纪念碑并书。其文曰:“君讳调元,字仙霞,一字太一,醴陵宁氏。祖若崖,父子承。君少有大志,清祀将替,欲阴结豪杰以图光复。尝师事黄克强先生,立大成会,又易曰华兴会,既而游日本,入孙总理所创同盟会,益肆力革命。为人刚果有智略。适日人发布所谓取缔留学生规则,众大哗愤,辞旨犀利赡美。于是归国者以万计,乃有在上海设立公学之事。君因葬同志陈天华、姚宏业回湘,触当路忌,走沪创办《洞庭波》及《汉帜》杂志,昌种族之辨,几为侦者所得,复东渡日本。时吾党方立民报于东京,君颇奋笔其间。岁丙午,萍醴革命军起,党人推君回国策应。至长沙,闻军败东返,抵岳阳,被捕。有司质讯,军萁踞不屈。刘泽湘以百口保君,得系府司狱三载。日课书史,遂博涉群籍。思表彰明季节烈之士,著《碧血痕》一书。久之湘绅陈文纬、龙璋营救君出狱。辛亥武昌起义,君自沪趋汉,读西报,知清廷载粮犒军,飞报九江司令截取之。清在鄂军舰,卒以饥降。民国成立,授广东三佛铁路总办,厘剔积弊,路政以肃。二年,袁世凯称帝,君联合东南各省同志,发兵抗之,黄克强先生总军事。以武汉重镇,黎氏方睦于袁,不取为患。君潜行至汉谋举事,不克,死者七十余人,逮君下狱。及宁汉讨袁军相继覆没,君闻而痛哭,赋诗托愤,竟以九月二十五日就义武昌抱冰堂,年三十有一。惜哉!三佛铁路局吏晏国向为购具以殓。越日,刘谦归其亲,葬醴陵西山。君长于文辞,殁后,柳亚子、傅君剑刊其遗著十二种行于世。妻阳氏,子鸿猷,女鸿雪。君廉洁自持,家无余蓄。殁后二十有二年,国民政府追念旧勋,明令褒君伟烈,发帑金修治坟墓,恤其家。爰勒贞珉,昭示来者。铭曰:洞庭波兮终古汤汤。碧血著论兮,悯国族之沦亡。汉帜拔兮与日月争光。愿来者继其志兮,庶道行而国昌。”

 

文斐

 

文斐(1872年-1943年),字牧希,一字幻园。湖南醴陵东堡土埠桥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一字幻园。东堡土埠桥人。清附生,早年就读于长沙 城南书院。清光绪十九年(1893)入湖南师范馆,继入湖南中路师范学习。光绪三十一年,任渌江中学堂监督。后东渡日本,说读东京铁道学校,并入同盟会。次年冬, 萍浏醴起义爆发,文斐等回湖南应援,时起义已失败,逐避走日本,继续在东京铁道学校学习。光绪三十四年毕业归国,任湖南铁路学堂教务长。宣统二年(1910)冬,与曾杰、龙毓峻等重组合盟会湖南支部,被推为会长。次年任,《长沙日报》总理,常发表批评时政短文。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化,向帝国主义列强借款,出卖路权。文首倡组织“湘路协赞会”,兼任湘路公司协理,主张湘路商办。宣统三年十月,武昌首义成功。文密约同志,配合焦达峰,陈作新联络军队响应,长沙不战而克。焦、陈被害后,谭延闿督湘,委文为第二镇参谋长,经略江西。武汉战事危急,奉调援鄂。袁世凯窃取政权,文上书辞职,脱离军籍,主办《长沙日报》,并兼任湖南粤汉铁路公司协助。

 

民国2年(1913),主持《长沙日报》,声讨袁世凯罪行最力。“二次革命”爆发,与程潜等起兵讨袁,失败后避走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与黄兴等组织政法学校,集训党人。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文潜回国内,谋兴义,被搏入狱。次年,袁死获释。6年,任粤汉铁路局长。谭延凯二、三次督湘,文为省公署顾问。16年,任 永兴县县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湖南省临时参议院参议员, 醴陵救济院院长。创设同仁医院,医药兼设。因不满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赋诗并加注云:“东来鼓角伤蛮触(两粤称兵,甚盼和平解决),北望河山叹瓦全(北平名存实亡,当局不谋抵抗,良可叹也)。”文关心家乡建设,在醴期间,搜集资料,著有《醴陵瓷业考》等。民国32年病逝。

 

傅熊湘 

 

傅熊湘(1882-1930)名傅,字文渠,一字君剑,号钝安,又别署钝根,后省为屯艮。湖南 醴陵北乡旁 山人。幼随父就读。继入 渌江书院、 岳麓书院,师事长沙 王先谦、同邑 吴德襄。后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归国后在王仙创办小学并任教。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 宁调元、 陈家鼎、 仇式匡等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与 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鼓吹推翻帝制。后与 柳亚子诸人结“ 南社”,常与宁调元、郑淑容、 陈豪生、黄梦邃诗文唱和。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回醴陵,先后在 渌江中学、 萍乡中学、 正本女校、长 沙明德学堂任教五年。宣统二年(1910)至苏州与 张默君编辑江苏《 大汉报》。次年返湘,主编《 长沙日报》。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窃取政权,傅常在报刊著文反袁。民国2年(1913),袁党 汤芗铭督湘时被通缉,幸友人 刘镜心掩护脱险归醴,重在王仙教学,并著有《环中集》。5年,袁败汤遁, 程潜 督师入湘。傅出主 《长沙日报》,因抨击北洋军阀,报馆被毁。7年,醴城遭北兵劫掠一空,傅赴上海请赈,与湘绅 聂其杰、彭兆璜、袁家普等创设湖南善后协会,为《 湖南日报》、《天问周刊》撰稿,并参予编写《醴陵兵燹纪略》,声讨 张敬尧祸湘 罪行。9年,张被逐出湖南,傅回醴陵,在县城创办 醴泉小学,主编《醴陵旬报》、《通俗报》。后历任 湖南省 参议员、省长署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第三十五军参议, 沅江县县长、安微省民政厅秘书、省棉税局局长等职。13年任醴陵模范窑业工场总经理,参与倡修渌江 石拱桥,被推为主修。19年12月病逝,葬于西山。

 

傅熊湘诗、文、词兼工,而尤以诗成就为高,《 南社丛选》有诗102首,仅次于 陈去病,还在柳亚子之上。其诗有才有情,有势有力,总非 凡响。集中有《三怀诗集定庵句》分赠柳亚子、高钝剑、陈去病。其中 《柳亚子》一首为:

 

二十高名动都市,万千 哀乐集今朝。中年才子耽 丝竹,尘劫成尘感不销。

 

遗著已 刊印有《离骚章义》、《段注说文部首》、《更生日记》、《国学概略》、《 文字学大意》、《 新闻学讲义》、《琼湖唱和集》、《红薇感旧集》、《醴陵乡土志》和《湘灾记略》。编辑有《南社湘集》、《湖南中山图书馆 图书分类目录》10卷。参与编辑的有《醴陵兵燹记略》。 刘谦编辑《钝安遗集》23卷。

 

  附傅熊湘致 哲夫诗函(原作见图)

 

  哲夫书来索作寿苏会诗,次 石禅均

 

去年海上 东坡会,曾为梅花一断魂。自别茫茫惊改岁,吾愁浩浩逼孤村。漫游筇杖屐几两, 清供仙葩石一盆。此日南窗付谁赏,酒杯空照旧啼痕。

 

粤王台下春风早,词客重招岭 海魂。劳与诗篇作高会,还如腊鼓闹 荒村。客鱼妇酒闻馨欬,丹荔黄蕉满盎盆。独靳三湘浮一叶,只今鸿雪未留痕。

 

十二月廿六日书到,久不得栩园、大慈去处,今知在粤,至为慰幸。此间有吴悔老作诗二首,另寄。弟作就炉边,酒熟疾书,不足道,惟“客鱼妇酒”四字尚新,不许它人剽去也。冯女士 碑拓,容后题奉。久不作诗,视同戒律,此二诗为东坡居士作,今后当为美人作矣,一笑。

 

  屯艮拜手 人日

 

  名印乞由邮寄,作小 布袋为包件挂号可也。

 

  送 黄兴、 蔡锷殡归麓山

 

  谁与重挥落日戈,江山憔悴 泪痕多。

 

  一时龙虎都消歇,凄绝临歧薤露歌。

 

  瘗鹤铭

 

  雷公昼吼蛟龙怒, 江天冥冥作烟雾。

 

  轰然裂石下 江浔,零星碎乱不知处。

 

  傅熊湘留诗于真人古刹

 

  一径入林密,幽居僧寺开。

 

  山从平壤起,人自日边来。

 

  石瘗何年骨, 松滋大古苔。

 

  偶乘湔袚意,闲与立 崔嵬。

 

  题柳亚子《秣陵悲秋图》

 

  石头城下秋风起,凄绝红裙可奈何。

 

  肠断河东柳公子,平生泪为故人多。

 

  一局全翻劫后棋,秣陵 秋色不胜悲。

 

  可怜呜咽长江水,待得西还到几时。

 

 

 

 

 

 

 

陈盛芳

 

(1874-1946)陈盛芳,字茂兰。原居白兔潭黄甲村,后迁浦口河泉。父早逝,家贫寒。年少从兄学砌工,因善于吸取他人所长,技术日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经文俊铎推荐去安源矿务局。值安源煤故建造高近20丈烟囱,尚无人建造成功。陈观察他人失败教训,改进施工方法,逐得建成,受到矿务局总办张韶甄、德籍工程师赖伦赏识。此后,路矿所需厂房、烟囱,均由其承包建造,所得甚厚,遂大量购置田产、房产。家业既富,逐返乡。  县城渌江桥,原石墩木梁,民国7年(1918),北军纵火烧毁。13年,陈捐银洋3。4万元,田租250石,倡修渌江桥,全县集银洋20余万元,推傅熊湘为主修,制定建桥工程规划,改建麻石拱桥,定桥扯于旧桥上游约50米处。陈盛芳任工程经理,组织施工,指挥监督,虽、酷暑严寒不懈。次年10月竣工。桥长186.7米,宽8米,高13.4米。中有侧桥,通状元洲。  民国25年,投资银洋万余元,创办醴陵电气公司,县城始有照明用电。29年,在浦口木梓市独资创办盛芳小学。31年11月,在城东狮子坡,购地22.2万平方米,兴建东方初级中学,另捐田租1052石为办学常年经费。教育部颁给“兴学育才”一等奖状。33年,日这陷醴,东方中学校舍毁坏殆尽。光复后,又捐资在原址重建校舍。还先后在白兔潭崇德渡口、赖家渡口等处修建块石码头,两岩建茶亭,方便行人。对乡梓老弱病幼、孤寡残疾时有救助。35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病逝,葬于西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醴陵市图书馆 Powered By LLMZD
建议 IE6,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