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游大好河山系列·四川
错综复杂的丘陵龙脉,洞天福地的盆地矿脉......这个城市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它复杂多样、西高东低,左邻青藏高原,右接滔滔长江。
在这片土地安居乐业的市民经常被夸大成无辣不欢的“饿货”,但他们也确实有一颗血性的心。细心翻阅川蜀的历史典籍,你也会在这里找到一众文人的家乡。
此地的文化底蕴,仿佛朗朗书声,一直在曾经的蜀地里流淌:锦城的春雨、巴蜀的书信、少城的饕餮盛宴、峨眉山的秋夜月影……每一处值得寻觅的风景地,都曾有着别样的经历与过往。
“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
四川络绎不绝的人民、门庭若市的景象,连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也刮目相看。让我们推动历史的车轮,品味唐宋汗青里的酸甜苦辣,了解这片深藏不露的诗词之乡。
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历经一段辗转流离的生活后,来到四川成都定居,过上了一阵得来不易的安定日子。
少陵野老为此作落笔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劳与安宁谋取自己的生计,与农民在田地中谈笑风生。这段日子里,杜甫对乡野有着别具一格的感情,因而写下了这首诗作。
知:明白,知道
潜:暗暗地,悄悄地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李商隐大多的遣词用句辞藻华美、用典精巧,但这首《夜雨寄北》却亲切朴实、平和自然。
整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一如一首雅俗共赏的交响曲:即使撇开曲高和寡的弦乐队,悠扬的笛子也依然传唱着最质朴的歌声。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秋池:秋天的池塘
却话:回头说,追述
江畔独步寻花 · 其四
唐 · 杜甫
东望少城花满烟,
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
唤取佳人舞绣筵。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有七首。实际上,许多人对这首诗的标题并不陌生,因为这套组诗的第六首: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曾和春夜喜雨一同出现在小学必背75首中。
比起第六首诗的写实,《江畔独步寻花·其四》显得更加天马行空、妙笔生花。这首诗少了精致的对仗,却多出几分毫不做作的烂漫。杜甫的一笔一划在这首诗中显得更加耐人寻味,令人为之妙绝。
少城:小城
可怜:可爱
佳人:指官妓
秀筵:丰盛的筵席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诗仙李白的青涩作品。是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细数着离家的悲欢;月亮流入平羌的潺潺江水中,浮现出亲朋好友的面庞。
李白此时的笔锋尚未成熟,但他优秀的诗歌天赋依然呼之欲出。《峨眉山月歌》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依然不愧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影:月光的影子
发:出发
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一众诗人的名迹,能在风雨飘渺的王朝间不断流传,道尽千百年的繁荣与沧桑;那些曾经在四川流传的野史、神话,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口口相传中,朦胧地陈述着四川过去的风光。
四川的普罗大众是不屈的、是隐忍的、是勇武的。他们豪饮着川酒,俯瞰天地的浩瀚;他们扒拉着白米,滋养刚正不阿的内心。川剧戏台的脸谱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四川人的可贵精神却始终如一。
阿尔芒·戴维、古德尔孟、路得·那爱德、西德尼·甘博、海明威……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作家、讲师、教授,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叹着四川的欣欣向荣、感叹着中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坐拥着泱泱华夏的文化宝库,带着炎黄子孙的自豪去品味、去欣赏。亦或是离别、亦或是怀念、亦或是风光、亦或是沧桑……
一段段风格迥异的名诗名句,一首首或是质朴、或是华丽的律诗与绝句之下,是说不清的人生百味、道不尽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