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
花好月圆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中秋,三秋至此为半,正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天净无片云,地静无纤尘。往往是,两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清光万里,最是照见,孤独时。明月易低人易散,相见时难别亦难。由此,更应珍惜现在能拥有的花好月圆夜。
《红楼梦》
“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集大成者”
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文学巨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集大成者。全书第一回便笔走中秋,“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拉开了红楼巨篇的大幕……
时至中秋之夜,贾雨村不免对月感怀,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际遇方吟了一首诗。恰巧被前来邀他一同饮酒赏月的甄士隐听到。士隐听完后直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招呼过后两人邀月对酒,喝到兴致之处,贾雨村又起了一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虽出自贾雨村之手,但在脂砚斋的批注中用这首诗点明了红楼梦因中秋诗起,因中秋诗收的关键所在。
《红楼梦》全篇结构中,以时令节庆起承转合,牵动人物关系命运盛衰,也因此对节令的描写格外细腻,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节庆民俗的生动写照。
《四世同堂》
“老北京浓浓的风土人情”
老舍我国著名的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在《四世同堂》里就曾描写了很有北京味的“中秋”景象。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一轮圆月、一块月饼、一杯香茗、一盏花灯之余,不妨打开一本好书静静品读。在聆听中阅读,在阅读中体味,在体味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用阅读丈量世界,以书声拉近彼此,以爱为名,共度暖心中秋。山水万重亦能锦书遥寄,愿天涯此时,月圆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