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自古以来,我们就对天上的月亮充满了遐想,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成功冲出地球,探秘宇宙,在遥远的银河系中,有无数谜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本套书单将带您漫游太空,一起探索宇宙的奥妙。
|01|
如果我们未来可以在太空里生活,会是怎样的场景?
“太空180”试验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由中国主导,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瞄准未来人类深空探测和星际驻留任务的大型太空科学实验项目。简洁一些来说,它就是一个模拟人类进入太空生存的试验,包括仝飞舟,一共有4名志愿者参与了这次试验。
仝飞舟和同伴们一起在模拟的太空环境里种出了西红柿、黄瓜、生菜、草莓、小麦等等食物。
但是,在太空上种东西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跟在地球上最大的不同是土壤。
准确来说,这东西并不是土,它是岩石经过焚烧之后剩下的“轻轻的”“虚虚的”、还闪着金光的一种东西,被叫做基质。
|02|
如果你有无限好奇心、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一起来仰望美妙无比的太空吧!
1500年,中国明朝的万户利用火箭进行飞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飞天。不论是好奇还是冲动,万户以生命为代价,拉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幕。
不过,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太空?自古以来,天空与太空没有分界线,困扰着许多科学家。
冯·卡门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了天空与太空的分界线,以海拔100千米为标准。从此,卡门线也被誉为太空起跑线。
那么,太空是怎样的呢?首先,太空中温度极低。太空处于真空状态,不能传导热量,所以天体受太阳照射才会有热度。比如:白天,月球上的温度很高,赤道处中午127℃;晚上,月球表面会变得很冷,最低达-183℃。
|03|
量子世界,通向解答宇宙奥秘的必经之路。
“量子”这个词,可能你早就听说过,但总感觉很抽象、很神秘、很不好接近的样子。你说,到底什么是“量子”呢?
其实这个词没你想得那么复杂,所谓“量子”,不过就是一个概念。有点像“水”、“植物”、“动物”这些概念,代指的都是某一类东西。
“量子”也是一样,只不过跟“水”这些宏观物质概念相比,“量子”是一个专门用来代指微观物质的概念。这些微观物质,我们初中就接触过,大家很熟悉的“分子”、“原子”、“电子”、“光子”,还有什么“粒子”、“质子”、“中微子”等等,都是“量子”这杆大旗下的小兵。
|04|
我要出趟远门,为你摘颗星星。
在电影《太空救援》中,男主人公马克与同伴失散,食物补给不够,他想尽办法,在火星上种起了土豆,这才活了下来。那么,现实中的航天员在太空里吃些什么?是不是也像电影里那样,只有非常单一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呢?
我国神州十一号飞船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的食物都是在地面处理好以后再带去太空的,一日三餐都十分丰富,甚至可以在空间站泡茶喝呢!
在神州十一号的食物配备上,地面人员也是非常用心,早中午三餐的菜品都非常丰富,像什么什锦炒饭、椰蓉面包、麻辣猪肉等等,都是营养又美味的食物。而且还有额外的加餐,航天员在太空站也能偶尔“挑挑食”。
除了这些基本配备的食物,后勤人员还与航天员们沟通,特意选了一些他们喜欢的食物。航天员陈冬是河南人,所以他带很多面食上了太空。
“如今,走得最远的人类航天器,已经飞出太阳系,它不会回来了。宇宙很大,尽头很远,但我们已经出发。”
——《漫步到宇宙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