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古代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丰富、完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很多理论著作是书法家艺术实践的总结,极大地影响了后人的书法学习和创作。
中国文字始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书法的萌芽也可以说是由甲骨文开启,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文字经历了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的发展变化。秦篆开创了中国书法的先河,然后是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因型立意,体正势圆
小篆—字体优美形式奇古
春秋战国时代在政治上属于一个分裂的时期,相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消除原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制度差异的措施,把原来各诸侯国所使用的各有差异的文字统一成为小篆。小篆由李斯创造,《绎山石刻》、《泰山石刻》都是李斯所书,所以说秦代书法开创了书法先河。
隶书—蚕头燕尾的趣味
中宫紧密,重心偏低
汉朝最通行的字体是隶书,因而“汉隶”被认为是隶书的典范。现存的汉隶作品主要是以石刻、碑文和帛书简牍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莱子侯刻石》、《石门颂》、《长沙马王堆帛书》等。
世间万物皆草书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除了主流的字体隶书之外,汉朝还出现了草书。草书是在书写隶书的时候以更简化的笔画、更快的速度书写出来的一种字体。汉章帝很喜欢草书,因而这时的草书也称为“章草”。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大多数汉字字体都出现了。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都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其中草书、楷书和行书三种字体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被后世尊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圣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同时也被誉为“书圣”,他的行书作品《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之一。受王羲之影响,他的儿子王献之与其父齐名,两人并称“二王”。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等。
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字体丰腴雄浑,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
柳公权世称柳少师,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他的书法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历史故事小视频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中国文字使用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甲骨文发明以来,中国书法的字体经历了由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深厚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