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绘画也是不可或缺的珍藏。纵观古今,人类对学术界的建树,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为您精挑细选,将竭诚邀您从众多学者和艺术家的成果中体味他们的奇思和睿智。
《医学的温度》
打开面前的这本《医学的温度》,好似和医生有一次期待已久的促膝长谈,内容是广泛的,且宏观不失细微。那细微之处可能正是你心中久久的关切,而宏观话题所论及的关于医学的那些事,既关乎医学的发展方向、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等宏大叙事,也关乎处在生命过程中的你、我、他的病痛与治疗。
每一个去医院的患者,坐在医生面前的那一瞬间,心中都有一个期待:在向医生倾诉自己的病痛之后,得到医生的治疗与慰藉。在医生那儿感受医学的温度,这本是一个并不过分的期待,但在今天的某些就诊过程中,却是奢侈的,常常可望不可及。
打开面前的这本《医学的温度》读下去,好似和医生有了一次期待已久的促膝长谈,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且宏观不失细微。那细微之处可能正是你心中久久的关切,而宏观话题所论及的关于医学的那些事,既关乎医学的发展方向、国家的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等宏大叙事,也关乎处在生命过程中的你、我、他的病痛与治疗。
《医学的温度》的作者,有过病痛的经历,读过医学院,当过乡村医生,之后读医学研究生,出国进修,回国做了医学院校的教授、校长。是儿时住院时护士们的呵护,使他初次感到“医学是有温度的”。做乡村医生时,有时早上起床,会看到窗台上手绢里包着的几个鸡蛋或者白面馒头,那是尚且不得温饱的老乡送来的。病人真诚的感谢,让他懂得了病人需要的不仅是医术,还需要安慰和对医生的信任,医生的态度也是可以治病的。20多年的实验室研究,使他对医学的科学属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到基础医学不同于其他纯科学研究,甚至有异于一般的生命科学研究,它虽然不像临床工作那样面对活生生的人,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同样是有温度的。之后,他有了在全国人大、政协高层工作的经历,得以在更广阔的背景、更宏观的角度思考医学的本质,对现代医学与中医关系等提出见解。
作者在回望医学发展的历史时不断地叩问:人类医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什么?他认为,医学一直都是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他批评医学中“技术至上”的观念不断蔓延,医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开始错乱;不赞同医学把重点放在救治生命最后阶段的病人上面,应该为多数人的健康和减少病痛服务。这些睿智的思考闪烁着哲学的光芒,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论及问题时实事求是的态度,他的见解是个性化的,他的话是老百姓听得懂、爱听的实在话。
你愿意走进一个对医学有深刻体验和感悟的医者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吗?你愿意敞开你的心扉,在彼此的交流中,去寻求如何做一个更好地传递医学温度的医者,如何成为一个理性的求医者的答案吗?如果你愿意,我相信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
——庄建
《谁在看中国画》
艺术往往没有地图上的国境线,不同文明之间的密切交往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英国艺术史家、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多年来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艺术,中国画善于关注细节,视野宏阔,成就卓著。在书中以大量古今图片展示从 1500 年左右至今,“中国绘画”如何被观看者所理解和界定,指出“中国绘画的概念由其观众创造和维系,并在观看的行为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意义”。
这本书的关键词是“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堪称我国第一部绘画史,但是作者理解的绘画范围还是受局限的。到了晚清,国人对绘画的各种门类有了较完备的知识,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写出自己国家的绘画通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穆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就呈现了不同绘画风格如何对峙以及壁垒消解的感人过程。书中提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细密画,细密画的画风接近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十六世纪四十年代编纂的《巴赫拉姆•米尔扎画册》是首部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史,其中收录了一些中国绘画。当中有两幅画合称《骏马与中国侍从》,一幅是画的白色骏马,一幅是穿着明朝服装的两位侍从,侍从帽子上方写有波斯语“此乃中国绘画大师的佳作集”。在世界艺术史上,这是第一幅被形容为“中国的”绘画作品。熟悉细密画的读者会发现,这两幅画的风格与细密画实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往往没有地图上的国境线,不同文明之间的密切交往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它将文学研究的关注点由作者转向读者,《谁在看中国画》一书也有此特点。英国艺术史家、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多年来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艺术,善于关注细节,视野宏阔,成就卓著。在书中以大量古今图片展示从1500年左右至今,“中国绘画”如何被观看者所理解和界定,指出“中国绘画的概念由其观众创造和维系,并在观看的行为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意义”。
柯律格探讨的是在历史演变的复杂过程中,哪些人构成了中国画的观赏者。他把这些人分成五类的同时,提纲挈领地论述了这些群体(包括国外预订中国绘画的顾客)对中国绘画主题的潜在影响。相配的图片则显示了众多观赏绘画作品的场景(“画中画”)和这些场景中五百多年间社会与文化艺术巨变的痕迹。从明清的文人雅集到二十世纪的群众性运动,都成为柯律格分析的对象。尤其让中国读者眼睛一亮的是民众性绘画和宣传招贴画也出现在书中。
柯律格并未断言中国绘画究竟具有何种一以贯之的本质,这恰恰是一种历史主义观点的恰当表现。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经历表明,中国的绘画传统是开放包容的。到了二十世纪,一些极具天赋的中国艺术家留学欧美,他们回国后又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代中国绘画依然以开放的心态走在创新的大道上。
——陆建德
《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天仙配》的故事,原本讲的是董永孝亲,而后转化为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在《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中就收有《董永孝亲》的石画像。《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不仅展示了这幅画像,而且收集了丰富的相关材料,对画像作了生动有趣的解说。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天仙配》的故事。故事里的董永,行孝遇仙,原本讲的是孝亲,而后转化为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
在《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中,就收有《董永孝亲》的石画像。该画像刻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左右,是修建在今山东嘉祥县境内的武梁祠石刻之一。看这幅画像,可以得知,第一,在东汉时期,董永的故事就已经十分流行。其二,画像上的董永旁边刻着一行字:“董永,千乘人也”。千乘,是今山东博兴。关于董永,民间传说中,有说他是今湖北孝感人,有说是今江苏东台人,还有说是今河南驻马店人。显然,这些出生地都是后世演绎的结果。确切地说,孝亲的董永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亦即是这个石画像上的董永,这与刘向《孝子图》、干宝《搜神记》的记载亦相吻合。第三,在画像中,董永的右上方,飘来了一个带着翅膀的仙女,很明显这就是他未来的妻子织女。画家将前后的情节画在一起了。《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一书,不仅展示了这幅画像,而且收集了丰富的相关材料,对画像作了生动有趣的解说。
本书收集汉画像(主要是画像石与画像砖)及作者的诠释,共211条,按内容分为人物与世俗、神话与传说、祥瑞与游艺。作者对每一幅图的内容、出处、具体形象与情节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诠释,并联系其时代背景与相关事物作了必要的说明。这些画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对历史研究,对汉代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认识,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一般读者而言,要看懂这些画像及其背后的故事,是有一些困难的。作者的诠释文字,正是走近这些画像的津梁。
——王余光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在我看来,珍贵、真实、权威,乃是这本著作的三大特点。所谓珍贵,是指其中披露了一批书信、讲稿,均为首次公开面世。这对钱锺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所谓真实,乃是指作者以亲身经历以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学术事件为突破口但却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钱先生。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它无疑是一部引人入胜,能够带你更接近真正的钱锺书先生的、有趣的学术传记!
钱锺书这个名字,在学术界意味着泰山北斗,在学术圈外则是个神秘人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钱锺书先生的不少传说在坊间流传,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电视剧《围城》的播放,更是将这个名字传播到四方,到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但人们所能看到的,大都是他的头衔,所听到的也是一些轶事与传说。虽然出版界已经出过多种与钱先生有关的传记,但由于他总是沉浸于其学术世界之中而置身世俗社会之外,因此,人们对他的认识与了解,总还是隔着很多层面纱。
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华书局出版了《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书,由现年87岁高龄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王水照先生所著。王先生从1960年起就在钱先生身边工作,可谓与其朝夕相处,在工作、治学以及生活上有很多接触。从篇幅上看,该书并不厚重,不过20万字,但其内容却是极其厚重的。
在我看来,珍贵、真实、权威,乃是这本著作的三大特点。
所谓珍贵,是指其中披露了一批书信、讲稿,均为首次公开面世。这对钱锺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所谓真实,乃是指作者以亲身经历,以一个个看似小小的学术事件为突破口,但却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可爱可敬的钱先生。比如,他为什么会与青年学子平等论学?为什么要拒绝为自己立传?同时,也让我们“从(他的)闲谈中感受(其)才情横溢、妙语连珠的快意”。作为一部学术传记,里面更多的还是讨论了与钱先生学术人生有关的内容。比如《宋诗选注》占了不小的篇幅,作者既梳理了选注的历史渊源,曾有过的荣辱风波,更多的还是讨论了选本的原则、选本所引发的学术争论等众多相关问题。这对于围绕着选注的各种学术争论,无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所谓权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因为王先生与钱先生以及杨绛先生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亦师亦友的学术关系,一直到钱先生去世之前,他们之间一直有频繁的书信往来。这就为其所谈到的有关钱先生的为人、为学提供了最为详实的一手资料。二是杨绛先生的信任,曾多次嘱托王先生撰写有关钱先生的回忆录。能够得到当事人至亲,特别是像杨绛先生这样极为严谨的学者的支持与鼓励,这既是信任,也说明了对其所回忆事实的尊重与认可。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但它无疑是一部引人入胜,能够带你更接近真正的钱锺书先生的、有趣的学术传记!
——郭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