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 市人大 市政府 市新闻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本馆概况
  本馆动态
  读者服务
  共享工程
  特色馆藏
  绿色瓷城
首页 >> 图片
「芦苇早已枯死,此地没有鸟鸣」
发布日期:2022-3-28 17:00:22 浏览次数:304 字号:[ ]

 

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曾说:“如果人类总是认为自己优越于其他一切生物,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随意划定生物敌人,最终一定会得到残酷的报复。”

 

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一直是相互矛盾的,要发展必定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一直贯穿始终。

 

纵观历史,蕾切尔·卡森的话早已得到验证,自然的“报复”已一次次地降临,人类也得到了惨痛的教训。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类,不能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反省,有些破坏是不可挽救的,必须对自然对生命心存敬畏,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它的一部分。

 

“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从来都不只是一句随口而呼的口号,而是必须要践行的使命。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不让「芦苇枯死,虫鸟绝叫」。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推动了DDT等化学杀虫剂的限制使用,直接促进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发展,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全球畅销2000万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部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DDT为代表的化学杀虫剂被大规模推广使用。1958年,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决定就化学杀虫剂滥用问题专门写一本书。化学杀虫剂在商业巨头和权力集团的包装下显得安全无害,而公众对真相一无所知。《寂静的春天》以寓言故事开头,全方位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的影响。既例举了人类接触有毒化学杀虫剂而至患病乃至死亡的案例,又将狭义的环境问题同广泛的地球生态联系了起来。

 

《大灭绝时代》

2015年第99届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

2014年全球环保话题之书

我们时代的《寂静的春天》

简介:

《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最后的熊猫》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它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而更少有人知道,在它们孤独无望无言忍受的日子里,有着怎样的爱恨悲欢和生老死伤……

简介:

作者曾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熊猫项目”。从1980年开始,在四川卧龙山区进行了长达4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了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

他用诗人般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这一奇特世界的美丽和哀伤;并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及其内情。夏勒还描写了在当时的中国做科研时所遇到的科学家、老百姓以及各种生活中的小故事,在他娓娓道来的平静语气中,可以让现在的读者感觉到各种观点的交流、撞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3 醴陵市图书馆 Powered By LLMZD
建议 IE6,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