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Day
“文化遗产日,体现着当今一代中国人文明的自觉,也是一种自觉的文明。”
——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冯骥才
从上古炎黄,到盛世东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推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绵延向前,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赋予我们民族不可替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已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
和云图有声一起致敬非遗传承人,牢记文化守护的责任感!
王 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昆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吴侬软语,婉转悠长,
浅吟低唱里道不尽她对传统昆曲的热爱;
粉壁高堂,画栋雕梁,
余音淼淼处说不完她对戏剧传承的心声。
朱世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京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登台六十载,脸上一点白,
他在插科打诨里演绎的是百样人生。
念白做工里,一团精气神,
他在念念不忘中传承的是国粹未来。
乔进双梅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彝族手工刺绣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小小手中线,在她手里
绣出了一片彝族壮丽的山河;
件件艺术品,在她心中
奏响了一首共同富裕的赞歌。
孙淮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锐意进取,胸怀四方,经纬南北,列翼分张,
他是纺织非遗事业的开路先锋,
为行业非遗保护和发展架起一座座希望的桥梁。
杨先让
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创办者
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原主任、教授
一把土养育的是他那片沉甸甸的情,
一本书记录的是那颗滚烫烫的心,
他让民间美术登堂入室,
超越时空,滋润炎黄子孙的心灵。
宋水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继承民族精湛技艺,发扬优良互助传统,
她用多彩绚丽的水族刺绣
描绘出脱贫致富的盛景,
筑起非遗精准扶贫的时代丰碑。
张伯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用百倍心血,开一剂良方,
他以科技手段让传统中医制剂焕发现代生机;
悬一壶丹心,济万世生灵,
他用仁者大爱传中华岐黄之术造福千家万户。
陈正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闪展腾挪,刚柔并济,
在他手中打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强身健体,造福民众,
在他脚下走出了太极文化的国际之途。
姚璇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潮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含咬吞吐,多样妙手,
秀口吟唱中她树起了传统潮剧的发展大旗;
大家名角,蜚声海外,
言传身教下她播散了戏剧传承的星星火种。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广袤草原,千里沃土,
培养了他对祖国民俗文化的深沉厚爱;
孜孜不倦,笔耕不断,
抒写了他对中国非遗保护的绚丽诗篇。
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
对于这些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无价瑰宝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